时至今日,二合一 PC 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,经过市场的检验,只有可插拔和可翻转形态的二合一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,这两种变形模式所带给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,以 YOGA 为代表的可翻转变形本更贴近传统 PC 的使用习惯,变形实际上是锦上添花的功能,而以 为代表的可插拔形态则以平板形态为主,变形的含义用雪中送炭来比喻非常适合。
今天的 Pro 是谷歌推出的第五代产品,在产品设计上它并没有带来太大的革新,窄边框、更先进的接口等都是不存在的,存在的也是设计上的各式优化,用挤牙膏来比喻也不为过,这也从侧面印证了 Pro 在变形本市场上不可撼动的地位。但无论如何,它依然是市场上最完美的可插拔变形 PC,下面带来详细的评测。
相比 Pro 4 的变与不变
新的 Pro 在命名方法上抛弃了以前的规律,或许是由于微软并不认为它相比 Pro 4 有太大的革新,所以就不给他 5 的名分了。
事实也确实这么,新的 Pro 在硬件设计上近乎没有革新,相比上代产品带来都并非细节上的改动,我简单列举一下。
1、更隐蔽的散热窗口
Pro 4 的散热窗口更加显著,新的 Pro 则缩减了散热窗口,与此同时在视觉上还增加了机身的重量(实际上也基本没变化)。
最主要的是重量变轻了一些,这是由内而外的结果,虽然目前还没有拆解报告可用,但是可以确认的是,微软对内部设计进行了一些微调,i5 版去掉了风扇,重量是 770 克,加了风扇的 i7 版尺寸则是 782 克。
2、角度更大的支架
Pro 系列的支架一直都配备无极调节的设计,4 代一般可以超过 160 度的使用角度,而新的 Pro 则在 165 度左右,支架到底后一直可以施加压力,不必担忧损坏。
这个设计的模式来自于 ,不过这样小的、可以平放的设备虽然没有必要压到这样低,微软多少有点炫技的意思。
角度更大的底座来自于全新的铰链设计,在构架上与上一代明显不同,另外微软这一次已经把转轴的色调也调成了卡其色,视觉效果更好。
3、隐藏的更好的 Hello 模组
Pro 4 的 Hello 摄像头非常显著,而新的 Pro 只有后置摄像头和扬声器是非常显著的(视觉观感比照片看起来更隐蔽),毫无疑问,微软一定是更换了 Hello 摄像头了。
除了这三点之外,我并没有找到新的 Pro 有哪些其他的重大改变,而设计上不变的地方我也找到了三个。
1、屏幕型号、分辨率
依然是 12.3 英寸的 2736×1824 分辨率的 触控屏,具有 267 PPI,屏幕比例还是 3:2。经过我们实测,它的色域为 92% sRGB,64% NTSC,68% Adobe RGB,是主流水平。新的 Pro 依然没有跟进窄边框设计。
2、接口配置和位置
机身右侧有一个 兼充电接口,一个 USB 3.0 接口,一个 接口。
机身右侧上方有一个耳机/麦克风二合一接口。电源键和亮度键仍然保留在了左上角。
支架下方隐藏了一个 Micro SD 读卡器接口。
新 Pro 的接口与上一代完全一致,依然没有 USB Type-C 接口加入
3、键盘接口、键盘盖
新 Pro 的屏幕盖与上一代是通用的。
从这一代开始,微软加大力度开始推广 材质的按键盖,手感十分精致。并且增添了白色、红色、灰色和绿色四种可选颜色,个性十足。
键盘手感方面与之前没差别,依然支持白色背光灯。
硬件的更新带来了很多
新 Pro 对硬件也进行了常规的更新,CPU 有 Intel 第七代的赛扬 m3、i5 或 i7 三种型号可选,其中 i5 版是 i5-7300U,核芯显卡是 Intel HD 620,i7 版则是 i7-7660U,核芯显卡是 Intel Iris Plus 640。
内存方面有 4GB/8GB/16GB 三种可选,存储方面有 128GB/256GB/512GB/1TB 四种可选。无论在轻薄本阵营还是平板电脑阵营,这样丰富的可选配置是不多见的。
我们拿到的版本是 i7/16GB/512GB,测试成绩汇总如上图,CPU 和 核芯显卡的功耗比较强大,在 15W 芯片中是顶尖水平,核芯显卡的功耗更是直逼入门独显 940MX,应对主流游戏没任何难题。SSD 的性能也十分强悍,相比 良心许多。
散热进步明显
微软 2017 款 Pro 满载热成像图
微软 Pro 4 满载热成像图
前文我们将要看到过,i5 版的新 Pro 没有采用风扇设计,在此,我们将 i5 版的 Pro 4 和 2017 款 i7 版 Pro 同时满载一段时间后使用热成像仪进行测试,可以发现新 Pro 的温度与上一代 i5 版基本一致,差距很小。不过从机身正面的热量分布图来看,新的 Pro 明显更好一些。
续航时间方面我们将两台机器的后盖亮度调至 80%,音量调至20%,连接屏幕盖,关闭键盘背光灯surface2平板电脑,连接 WiFi 网络,关闭蓝牙和定位,使用 10 内置播放器连续播放一段 1080P 视频一小时,一小时后 Pro 4 耗电 12%,新 Pro 耗电 10%,推测他们的续航时间分别是8小时左右和10小时左右,表现不错,而且即使是无风扇的 i5 版的话,续航时间需要会更长一些。
为什么说可插拔变形是雪中送炭的设计
变形本百花齐放的年代里,各大品类推出了各种各样奇怪的变形模式,比如键盘以铰链边框为中心旋转的戴尔 XPS 12,具有两个旋转支点的 Acer R7 等。但时至今日,只有可插拔和可翻转两种方式受到了保留,所有出品变形本的厂商都离不开这两种形态(当然像 Book 这种二者兼具的产品并不多)。
联想 YOGA 5 Pro 的表链式转轴
可翻转笔记本在设计之初就以笔记本形态成为主要方式,它的风机、性能部件、电池等器材都位于屏幕面,相对来说机身稳定性更好一些,在头部、床上等不是很稳固的表面都可以正常使用,它的弊端是机身的厚度不会有质的颠覆,设计难度也更低,技能点都点到了转轴科技上。
360 度翻转的笔记本虽然有四种使用方式,但是因为机身重量并没有发生质的差异,所以在空间占用方面并没有大的差异,除非以平板模式使用,否则还是要占用相当大的桌面空间。之所以说旋转变形是锦上添花,就是这些理由。
相比之下,可插拔笔记本的变形方式就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了,在不外接键盘的状况下,它就是一台平板电脑,像 这样自带支架的产品在摆脱键盘后也有一台具有完整功能的设施,只不过少了生产力加成。
而雪中送炭的键盘盖就是 相比 iPad 的优势所在,有了专业的键盘盖, Pro 就有了高效的制造精度,有了高效的制造效率,平板电脑就不是只能看视频的废柴了。
所以 Pro 与其他平板电脑有哪些不同呢?答案就是它能变产生笔记本。微软的设计模式目前尚未被苹果借鉴,带键盘盖的 iPad Pro 就是最好的例证,随着 iOS 11 的推出,苹果的野心也非常清晰明了了。
依然是市场上最好的可插拔二合一笔记本
时至今日,如果也有人再次怀疑二合一产品的含义,那么这个人必定是当时守着 XP,今天守着 7 不放的人,连娱乐平板的巅峰之作 iPad 都带着 Smart 征战沙场了surface2平板电脑,传统的平板电脑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呢?
之前我们在评测华硕灵焕3 Pro 的之后吐槽 SP4 的一些不足,在新 Pro 身上如数修正,不过新的雷电接口仍然缺席,这即将是 系列产品绕不过去的一个遗憾,或许在微软心中,等到 USB Type-C 接口真正作为主流的那一天才把它加入到 中吧!
回归到新 Pro 身上,毫无疑问,它仍然是当前市场上最值得买、产品力超强的二合一笔记本,出色的便携性,完美的散热表现,手感舒适的按键,主流的键盘效果,够用的接口配置等等奠定了它的领先地位。美中不足的是新 Pro 依然没有窄边框设计,没有雷电 3 或者 USB Type-C 接口,售价仍然昂贵,中国区的售后一直充满小问题。
总之,瑕不掩瑜,如果你必须一台主打生产力的纤薄便携二合一笔记本,2017 款 Pro 会是你最好的选择。■
本文共 2852 个字数,平均阅读时长 ≈ 8分钟
评论 (0)